讀書心得

被討厭的勇氣

讀書心得 – 被討厭的勇氣 4 個重點整理

本週分享的是 「讀書心得 – 被討厭的勇氣」。
我好說了廢話,看標題就知道了。

被討厭的勇氣也是我 2023年 讀書會 5 月份的選書。
若對讀書會有興趣,歡迎至首頁找到 ACCUPASS 連結喔~~
免費參加。

那我開始我進入正題了。

書本介紹

被討厭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是由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兩位作者所寫。
岸見一郎是日本阿德勒心理學的大師,
而古賀史健在看到岸見老師的作品大為感動,願意跟隨他,
願意當岸見一郎大師的柏拉圖。
備註:柏拉圖是亞里斯多德的弟子,把師傅口述的內容抄寫下來留傳至今。

被討厭的勇氣 作者 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這本書主要是在講 「阿德勒心理學」。
心理學有三大門派,
分別是
佛洛依德派:主張過去決定了現在的你
阿德勒派:主張目的決定了現在的你

例:有一個人被狗咬了,關在家裡不出門。

佛落依德認為,這個人不出們是因為過去被狗咬了,但過去也改變不了,所以改變不了。
因此要讓他出門不要宅在家裡,就「要直面過去的創傷」,直到不恐懼了就可以了。
例:把他關在狗籠裡,面對無數的狗,直到不害怕為止。

阿德勒認為「人是可以改變的」,不會因為你的過去所受影響。
所以這個人關在家裡不出門,只是因為他想要達成的目的。
而他的目的就是「不要遇到狗」,待在家裡可以不遇到狗而已。

第三派就 SKIP。

為什麼這麼帥啊~~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一切的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不管是身高、體重、成就、金錢、工作、伴侶…。

有兩個方法可以讓我們擺脫這些問題。
方法1:擺脫競爭關係,改成橫向關係
方法2:課題分離。

競爭關係

阿德勒心理學認為,「一切的問題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不管是身高、體重、成就、金錢、工作、伴侶…。

回到上面這一段話,
如果這個宇宙只有我們一個人,
那你還會在意自己的身高、體重、成就、金錢、工作…了嗎??

當然是不會啊,因為只有一個人,
沒有人可以比較,我們也不會覺得自己哪裡不好了啊~~

但這個世界不可能只有我們一個人的狀況,
在不知不覺之間,我們很愛跟他人比較 & 競爭,
因為他人比你高、比你瘦、比你有成就…,而開始覺得自己不夠好,因而變得自卑。

我舉我自己的例子吧~~

Tommy 的例子

2022年3月,我參加了孫治華老師的陪伴式講師訓,
因為陪伴式講師訓的要求,我開始舉辦了自己的讀書會。

2022年6月,我開始了我的 「打造流量水壩讀書會」。
同一時間,同期的同學們也開始讀書會之路。

包括小印朱騏達哥蓋營養正賢外商採購愛零售的 Lynn
每個講師們的表現都超級好,
讀書會的招生也都非常順利,
實際參加讀書會的人數也很多。

而我好爛。
不只講的內容不吸睛,
來我讀書會的人數也很少,
明明是免費開放參加,也有快 40 位的人報名讀書會,
但到了實際讀書會的日子,
確是幾位我的講師訓好朋友來參加而己。

即使我努力的在 FB 宣傳、在大人學的 FB 社群宣傳、到處宣傳。
來的人數都沒有很多。

備註:小印的人數是 150 人左右。朱騏的人數是 40 人左右,其他講師們也都有 20 ~ 30人。
而我的讀書會最多最多 15人,而真正完待到最後的人數只有 3~ 5人。

加上我個人品牌經營也不算長久,
FB 粉絲專頁的讚數也還沒破100,

每當我上 FB / IG 時,總是感到滿滿的自卑,覺得我好爛,怎麼這麼的爛。
讀書會越講越痛苦。準備起來更是痛苦。

一開始我還比較可以享受在分享,後來我已經沒辦法,想草率的結束這回合。

橫向關係

被討厭的勇氣反對 競爭關係,反對這種有上有下的關係。
只要是競爭,就一定會有一方贏有一方輸,一定會產生上下關係。

相反的,我們應該打造的是橫向關係。
什麼意思呢??

就是我們沒有高低之分,不要有競爭心態、全部人都是我的夥伴,
我們沒有誰比較好誰比較不好,大家都是平等的夥伴。

這讓我想起 七龍珠裡面的 悟空 & 達爾

悟空:橫向關係
練習武術單純只是為了喜歡,好奇這是這麼做到的,學習中充滿了快樂。
大家都是夥伴,連同破壞神、全王…也能一起當好朋友。
與大家都相處愉快。

達爾:競爭關係
練習武術的目的是為了賽亞人王子的尊顏,一定要打敗悟空。
拼命練習武術,即使在 10倍 20倍 重力下,也持續努力練習。
在放下競爭關係前,大部份都一個人獨來獨往。

但達爾也在普烏篇中間,放下了競爭關係。

原來 AI 也認識悟空

Tommy 的例子

回想起我人生最開心的那幾年,
我在大阪的宿舍裡面,因為住的最久,
我要負責要照顧那些剛到日本,住進宿舍,一切都還不懂的台灣人。

後來我們每個週末,都會約同宿舍的台灣人,一起喝酒、玩桌遊、煮飯、打電動…。
我們沒有分你我,我們也沒有誰住比較久,誰比較好的那種競爭關係。

純粹的在異鄉,找到一群好朋友的感覺。
大家每週都相處的很愉快。
因為我們是住同一個宿舍,而且宿舍都有附早晚餐,我們總是一起吃早餐、一起吃晚餐、一起洗澡、一起喝酒…。
備註:這是男生宿舍。
備註:宿舍有一個澡堂,澡堂有個很大的泡澡池,像是錢湯一樣,
我們會約一個時間,大家一起去洗澡,在澡堂裡面聊天。

真的非常懷念的一段經歷。

AI 畫的錢湯,好像游泳池

Q:你的人生最開心的那時刻是什麼時候呢??
Q:那時候是不是也是放棄競爭關係,大家都是夥伴關係呢??

課題分離

回到最上面阿德勒所述,所有的問題都是因為「人際關係」。
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 競爭,
另一個原因就是 他人干涉你的課題,或你干涉了他人的課題。

我們應該要學會課題分離。

課題分離的意思是,把課題切開,不是我的課題我就不要干涉,當然也不要讓他人來干涉我的課題。
要識別這是誰的課題的方法很簡單,「這個決定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

例:我媽罵我,「35歲了,怎麼還不去交女朋友,你是沒人要嗎??」

就課題分離的角度來思考一下,
Q:不交女朋友的結果,是由誰來承受呢??
A:當然是我啊,而我選擇不交女朋友的後果,就是我要承受啦~~

我媽干涉了我的課題,造成了我的不爽。
我們應該避免干涉他人的課題,也該避免讓他人來干涉我們的課題。

Mother

Tommy 的例子

其實上面就是我的例子…。

再舉一個我的例子好了。
例:我之前跟一個喜歡的女生告白,結果被拒絕,讓我非常的難過。

就課題分離的角度來思考,

什麼是我的課題呢??

我的課題是,要不要告白。
不告白的話,就保持目前的關係,沒有關係斷裂的可能,但有沒有在一起的可能
而告白的話,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敗。
所以在我的課題中,我選擇了我告白。

而喜歡的女生接不接受我的告白,這是她的課題,我不能干涉。
我沒辦法改變會影響對方的決定,如果我這樣做,那就是干涉對方的課題。

而告白失敗,讓我很難過,這是我的課題。
因為我選擇我要告白,我就需要承擔這個決定帶來的後果。

什麼是女生的課題呢??

對方的課題是,要不要接受告白。
對方很明確的選擇 NO。

我受不受傷,這不是對方的課題。

反思

以下是否你也遇過呢??

  • 有些人明明告白被拒絕了,但還是死纏爛打,幫對方分析局勢,
    • 例:你都35歲了,不要這麼挑了…
    • 還有一大堆直男語錄,我就不列出來了。
    • 這些明顯讓人感到不舒服,這也很明顯的干涉對方的課題。
  • 有些人在拒絕對方告白後,還會誇獎對方
    • 例:你是個好人
    • 例:我一直都把你當成好朋友
    • 例:我相信你可以找到比我更適合的
    • 這也是干涉對方的課題啊~

一切都是課題分離啊

備註:後來我比較了解告白的意思了。
告白就是把自己的心意告訴對方,對方接不接受一點都沒有關係。
只要把心意傳達就好。

參考文章: 台大超人氣「愛情課」!

我想畫一個告白被拒絕,正在難過的男生。但 AI畫的好帥啊

課題分合理嗎??

話題好像被我帶偏了,
回到課題分離。

你會不會覺得課題分離很奇怪呢??

例:喜歡的女生感冒了,我關心她。這算我干涉對方的課題??
例:我好心幫喜歡的女生修電腦。這算我干涉對方的課題??
例:我訊息給喜歡的女生說早安。這算我干涉對方的課題??

當然不都全是工具人的例子

例:我叫外送時,順便問同事要不要一起點。這算我干涉對方的課題??
例:一位媽媽要把嬰兒車搬下公車,我伸出手幫助她。這算我干涉對方的課題??

這些都是我們善意啊,
難道這些都要割捨嗎??

那我是不是孤身一人,完全忽視他人,我就可以解決人際關係的課題呢??
我想這個答案很明顯,當然是錯的。

課題分離只是人際關係的起點。
真正達到幸福,需要靠 「對共同體的貢獻」

她握著別人的手肘幹嘛!!

幸福

所謂的共同體指的是 2 個人以上的人際關係。
包括伴侶、親子、家庭、公司、國家、人類全體、整個地球、整個宇宙。

我們需要為共同體做出貢獻,才能感受到 歸屬感、成就感、幸福感。

Tommy 的例子

回想起我在大阪的第一份工作,
我在一家賣襯衫的公司工作,
我入職 3 個月後,公司決定要租下難波地下街的一個店面,
當時我跟老闆,以及北村さん,我們三個人一起在店面裡,
從白天到黑夜,組裝著金屬架,安排好架子到定位,
再把商品一個一個掛上架上。

當整個店面完成時,我真的是超級快樂。
即使那時候的我已經非常的累。

我很開心我可以為公司有所貢獻,這間店面的佈置完工,
有一部份是我幫忙完成的。

那一種歸屬感、成就感、幸福感但現在是很難超越的。

不曉得你有沒有這樣的體驗。
例:為了球隊,大家每天努力訓練,終於贏了一場比賽。
例:為了公司,瘋狂加班,在期限到期之內,把報告做好了…

結論

被討厭的勇氣說明了阿德勒心理學的重要的概念。

  1. 人是可以改變的,一切在於你的目的。
  2. 放下競爭關係,發展橫向的夥伴關係。
  3. 學習課題分離。
  4. 幸福感是來自於對於共同體的貢獻。

這真的是一本非常棒的書,建議你也可以找來看看。
2023/05/24 星期三,我會舉辦這本書的讀書會,
若有興趣歡迎至 ACCUPASS 免費報名。

以上,感謝你看到最後。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可幫我按個愛心。
備註:這只是考驗你的課題分離,要不要按愛心是你的課題。

以上。

2023/05/20 16:53 星期六
Tommy Wu
松江南京 桔禾Café

讀書心得 – 被討厭的勇氣 4 個重點整理 閱讀全文 »

峰值體驗 讀書心得

讀書心得 – 峰值體驗 4 大時刻 以戀愛為例

Hello 好久沒有來分享讀書心得了。
最近峰值體驗的作者 「汪志謙」老師,在台灣的課程,秒殺光速賣完。

我這次要來分享,峰值體驗 四大時刻 的讀書心得,
透過戀愛為例,如何更好的了解峰值體驗。

峰值體驗有四大時刻,
進店 – 轉化 – 複購 – 推薦,
適合不管線上、線下各種店家。

峰值體驗 四大時刻
圖片來自:真觀顧問 汪志謙老師課程

!!! 警語聲明 !!!

  1. 本篇文章為了說明峰值體驗的四大時刻,
    在此舉的所有例子都充滿了刻版印象、請勿當真。
    若有不合時宜,請聯絡我,非常抱歉。
  2. 本篇文章的說明,只是為了讓讀者,更好了解峰值體驗的四大時刻,並不是為了教你成為戀愛大師。
  3. 本篇文章的圖片,除了四大時刻及首圖外,其餘的圖片皆使用 AI 繪圖。
    AI 繪圖都是非常漂亮的美女,若有不合時宜,非常抱歉。

前情提要

本篇文章是接觸 讀書心得 – 峰值體驗 4 個重點分享 ,建議可以先看上集。
在上集中(上集是 2022/04 寫的),有說明到 MOT,洞察的重要性,要跟誰洞察…等。

在此簡單的說明一下這幾點的重要性。

MOT

MOT 就是在消費旅程中,消費者會記得的點。
根據 峰終定律,消費者會記得的只有 「最初」、「最高」、「最終」。

舉例說明好了,
你記得你跟你的伴侶,最熱愛的時刻嗎??
可能有很多很多,但最記得的應該是

最初:透過何種方式認識對方、如何追到對方
最高 (心情最好的時刻):曖昧、告白、初次甜蜜的約會…
最低 (心情最差的時刻):大吵架、冷戰的時刻
最終:最近一次的互動

根據 Daniel Kahneman 的峰終定律,
人只會記得體驗的 最初、最高、最低、最終,其他都記不起來。

因此一樣的,在消費者旅程中,消費者也只會記得這三點。剩下的一點都不重要。

Speed dating
靈魂拷問 Q:你還記得你跟伴侶的 MOT 嗎??

洞察

為什麼洞察是重要的呢??
我們需要找出消費者最記得的 MOT,需要透過洞察。
如果自己思考決定好的 MOT,那並不是真是的 MOT,只有洞察消費者,了解消費者,
提供給消費者的才是消費者要的。

舉例說明:
假設你今天跟伴侶吵架、你覺得為什麼呢??
站在男生的角度
・可能是女朋友那個來了,喝熱水就好。
・可能是女朋友需要我的陪伴,但我都在打電動、玩手機…。
・可能是女朋友需要我幫她決定,今天要穿哪一件比較適合,但我都在敷衍他…。

站在女生的角度
・可能是男朋友,不想陪我逛街,在生悶氣。
・可能是男朋友覺得我今天穿太露了,不開心
(※以上純屬假設)

但這真的是你伴侶跟你吵架的原因嗎??
如果只顧著自己想,不去了解「為什麼」的話,可能永遠找不到原因。

我們需要去訪談、去洞察消費者,
去跟伴侶聊聊,到底為什麼今天要吵架,我們才知道真正的原因。

峰值體驗
想要畫伴侶在吵架的畫面

要跟誰洞察

書中說到,跟以下三懂人訪談

  • 愛你的人:目前正使用你的產品的人,鐵粉
  • 不愛你的人:
    • 第一種:知道你但不買的產品
    • 第二種:不知道你的產品
  • 愛過你的人:之前買過你的產品,但現在換其他牌了

分別要洞察什麼呢??
一樣舉個例子好了

我想交女朋友,那分別可以跟以下這三類人做不同的洞察

  • 愛你的人:
    • 可以洞察
      • 她為什麼這麼的愛你
      • 有哪裡很吸引她
      • 我的美在哪裡 (她喜歡我哪裡)
  • 不愛你的人:
    • 分成兩種人
    • 知道你但不愛你的人
      • 可以洞察以下
      • 為什麼知道我但不愛我,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 那你目前愛誰,為什麼 (打聽競爭對手好在哪裡)
      • 競爭對手他哪裡好,吸引人 (打聽競爭對手好在哪裡)
    • 不知道你的人
      • 可以洞察以下
      • 你目前愛誰,怎麼知道他的 (打聽競爭對手的曝光渠道)
      • 競爭對手他哪裡好,吸引人 (打聽競爭對手好在哪裡)
  • 愛過你的人
    • 可以洞察
      • 為什麼他不愛你了,我哪裡不好 (打聽他不滿意自己的地方,也就是 谷底 )
      • 那他目前愛誰,怎麼知道他的 (打聽競爭對手的曝光渠道)
      • 競爭對手哪裡好,吸引人 (打聽競爭對手好在哪裡)

四大時刻

峰值體驗 四大時刻
圖片來自:真觀顧問 汪志謙老師課程
備註:以戀愛為例的完成圖在最下面。

峰值體驗分成四大維度,分別是 進店、轉化、複購、推薦。
不管是線上、線下商店都很適用。

其中分別四個時刻 都有 兩個 MOT。
而品牌訊息只有三個。

我們直接進案例。
以愛情為例

先來定義各個維度在愛情的定義

進店:從認識對象,到拿到聯絡方式
轉化:從拿到聯絡方式,到約出去
複購:從約出去,到交往
推薦:從交往到介紹給自己朋友認識

如果進店做不好,那認識的人連拿到聯絡方式都拿不到
如果轉化做不好,那拿到聯絡方式就結束了,怎麼約都約不出去
如果初購做不好,那就是約出去一次就 GG 了
最後推薦做不好,即使交往了,但你這個人我不知道要怎麼推薦你認識我朋友,
例:我推薦伴侶給朋友認識,朋友會覺得我的品味等級這樣,連這種貨色都交

當然這是我的定義,
也可以用求婚、結婚、交往…等指標,加入定義。
而每一時刻的 MOT 都是我自己假設為例,可以參考我的說明,思考如何運用 峰值體驗。

進店:取得聯絡方式

定義

從認識對象,到拿到聯絡方式。

關鍵字:印記

在進店這一塊的關鍵字就是「印記」。
要怎麼認識對象,就可以拿到聯絡方式呢??

印記的意思是要讓消費者記起來你,
很簡單的,如果一個路人我們連記都記不起來,當然也不會想要跟他有深入的交往。

要怎麼讓對方記起來我們呢??
透過的方式是 「印記」,人的話就是「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是根據 外表、談吐、態度、肢體行為…等。
跟這個人一開始粗淺的交談當中,就可以判斷,這個人願不願意繼續交流。

第一印象很重要
Q:你對這位 AI 美女的印記 / 第一印象是??

避免的低谷

在進店階段,要避免的低谷,

  1. 沒有印記
    對方認識你後,也對你沒有產生任何印象。
    就像你路邊經過一家店,對這家店沒有印象也絕對不會進店。
  2. 沒有不良的印記
    與對方稍微認識後,如果有印記,但是不良的話,那也不會留下聯絡方式。
    就像你路過一家餐廳,但看起來髒髒的,第一次來不認識的狀況下,你也不會進店。

品牌訊息

也就是進店訊息,最主要的就是印記,
要透過印記傳達什麼訊息呢??

在感情上的品牌訊息一樣也是印記,也就是第一印象。
要透過第一印象傳達什麼訊息呢??
例:下面 AI 畫的圖片,你對他的第一印象是什麼呢??
可能是 熱心的大哥、親切、溫暖
透過我們的穿搭、第一印象、表情、動作…,我們就會產生印記。
因此,在進店這個階段,我們需要把想傳達的訊息,透過 印記打理。

例:我想表達的品牌訊息是
一個親切、溫暖、熱心的人,那該怎麼設定你的穿搭、表情呢??

Work

在商業上,
一樣也是印記,也就是第一印象、。
例:麥當勞的印記 – Logo,有一種快樂開心的感覺。
例:誠品的印記 – 裝潢的氛圍,木地板、黃光,有一種文青風的感覺。
所以要怎麼透過印記表達你的訊息呢??

當然印記完全是每一個人主觀的想法,每個人不一樣
例:誠品給我的感覺是文青,但可能在另一個人的眼中是假文青,假掰的感覺。
(純屬舉例說明,誠品不要告我)

AI 認知的麥當勞的印記,原來是漢堡

轉化:第一次約出去

定義

從拿到聯絡方式,到第一次約出去

關鍵字1:放大你的美

轉化最重要的就是「放大你的美」
拿到聯絡方式後,可能會透過 LINE / IG / 交友軟體 跟對方聊天。
在與對方互動的過程中,宣傳自己的美。

例:我的美是溫柔、善良
那就在與對象互動時,把我的美表現出來,關心對方。
例:幫女生提大包小包
例:走路時讓女生走在裡面,我走在靠車道那一側。

在商業上的話,可以把產品的美、特色、願景、宣傳給消費者。
例:使用生態綠販賣公平貿易的咖啡豆,讓農民不會被剝削…
例:使用苗栗大湖現採的草莓,北海道的鮮奶油,花費6小時製作的草莓蛋糕

備註:要怎麼找到自己的美呢??
這就需要透過 「訪談」,可以透過訪談愛你的人,找到他愛你的點。

關鍵字2:降低選擇障礙

至於要怎麼讓我可以約對方出去呢?? (在商業上的話,就是讓對方下訂單,產生轉換)
可以做的是 「降低選擇障礙」,

在感情上
直接明白的約對方去吃飯,
對方可能會覺得,跟一個不太熟的人單獨出去…,壓力很大。
為什麼我要跟你出去,然候可能對方就不讀不回、或直接拒絕。

所以可以降低選擇障礙,(降低選擇難度),
例:一大群認識的人要一起出去時,約對方一起。
例:約對方去看雙方都有興趣的展覽、看電影…。

在商業上
一樣可以降低選擇障礙,
例:讓消費者試吃試穿
例:有小包裝的商品,讓消費者可以先試試,降低失敗帶來的風險。

想畫一大群人去打保齡球,但畫不出來QQ

避免的低谷

在轉化要避免的低谷可能是

  1. 沒有放大你的美
    例:在感情上,我的美是親切、溫柔
    但在互動過程中,當個句點王,全部句點結束,沒有把我的親切、溫柔表現出來,那 GG 了。

    例:在商業上,我的美是使用北海道進口的奶油所做的麵包
    但我的商品說明沒有寫到,只寫到 麵包 60元,結束。
    那一般人看到,並不會特別想去買。
  2. 過度的推
    例:第一次約出去,就去很高級的餐廳,讓人覺得壓力山大。
    例:在商業上的話,就是過度的推銷,讓人感到壓力。

備註:這些都是讓對方感覺壓力,應該做的是降低選擇困難,降低壓力
備註:遇到這些低谷後,然候就可能就沒有然候了。

想要畫一個女生,臉上沒有不悅,但心裡想你在供三小,講完了沒

品牌訊息

在這階段要給對象 (TA) 的品牌訊息就是 「美」,也就是放大你的美中的內容。
跟「關鍵字1:放大你的美 」一樣,要把美推展出去。

詳細請參考:「關鍵字1:放大你的美」

複購:交往在一起

定義

從拿到第一次約出去,到交往在一起。

關鍵字1:值了

複購最重要的就是「值了」

在感情上,
讓對方覺得我是值得交往的對象。
對方認可我的價值,覺得我很值得。

商業上也是一樣,
消費者第一次買了商品後,
認為這個商品、價格、品質,很值得,所以繼續購買。

關鍵字2:習慣

例:如果你是用 iPhone ,那下一支手機你會換 Andriod 嗎??
一般應該不會,因為已經用習慣了,要換會覺得很麻煩。
而且沒有什麼重大的不滿 (低谷)。

在愛情上的話,
就雙方熟識彼此,養成與對方每日訊息習慣。

在商業上的話,
我們可以定時的關心消費者
例:教消費者如何使用產品、牛奶幾天內要喝完、喝不完有什麼方法、詢問消費者體驗、問卷…。

想畫每天習慣與對方聊天的畫面

避免的低谷

而複購要避免的低谷是 對方覺得不值得

在複購這個階段,消費者是最最最理性的,
如果出現低谷,那就很難繼續下去。
我們需要去覺察低谷在哪裡,對象不何不跟我往來了,消費者為何不買了。

品牌訊息

這個階段的品牌訊息是 「值得」
這個階段也是對象 (追求的對象 / 消費者) ,最理智的時刻,
追求對象 / 消費者,會透過第一次的體驗,來評斷值不值得繼續。

靈魂拷問 Q:什麼時候你會覺得,這個人不值得再來往了呢??

推薦:推薦朋友

定義

從交往在一起,到推薦伴侶給朋友認識。

備註:在商業上,會希望複購多次的忠實用戶,推薦朋友來買我們的商品。
但在感情中就有一點怪怪的,
你不會希望女朋友推薦她的閨密給你認識,然候你去追求閨密。
所以這邊只是舉介紹朋友認識的例子。

關鍵字1:標籤

推薦第一重要的是「標籤」

在感情上
舉例:你會怎樣介紹你的伴侶給家人認識呢??
例:他是 Tommy,今年 34歲,工作是網頁工程師、家裡住五股、他怎樣怎樣…
這些就是所謂的標籤。
也就是他人怎麼形容你,讓不認識你的人可以快速了解你的基本資訊。

在商業上
舉例:你會怎麼介紹你最愛的咖啡豆給朋友呢???
例:這是台灣阿里山原產的咖啡、使用淺焙,保留咖啡豆最原始的風味。
這些就是所謂的標籤。
我們像朋友推薦時,這也是標籤。

因此如果你的標籤、商品的標籤不清不楚,他人就不知道要怎麼推薦你、介紹你。

coffee 咖啡

關鍵字2:裝

推薦第二重要是,需要讓對象可以「裝」
(對象指的是告白成功的伴侶、消費者)

先講商業案例比較好理解。

在商業上
舉例:有一家餐廳,這家餐廳想要讓來吃飯的消費者,可以幫忙在社群媒體上推薦,可以怎麼做呢??
讓來店裡吃飯的消費者可以願意分享到社群媒體上,可以運用的的技術是「裝」
例:擺盤奢華、很大量。(例:肉多多的一大堆肉的盤子、痛風餐很多海鮮…)

讓消費者可以裝,例:裝有錢、裝懂(吃)、裝老饕…
這麼一來,上菜時,消費者就會想拍照、分享在社群平台上。
如此下來,就會有更多消費者也想要「裝」,進而來餐廳吃飯。

在感情上,
裝這個邏輯,不太適合在感情上,因此 SKIP。

所以要如何讓消費者「裝」,是推薦一個大重點。

避免的低谷

最後在推薦階段,要避免的低谷是
1. 標籤不夠明確,對象不知道怎麼介紹你
2. 不好的印記

標籤的部份就同上述所說。
不好的印記的部份,
舉例:不曉得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朋友推薦你去看一部電影、一家餐廳…,但你看第一眼就沒有興趣呢??
站在你的角度,你可以選擇要不要「進店」,在「進店」講的最重要的是「印記」,
所以又回到一開始的進店,如果印記不好,就不會有之後的新一輪四大時刻了。

品牌訊息

推薦並沒有品牌訊息
這裡的品牌訊息就跟 進店 是一樣的。
又回到一開始,你給人帶來的印記是什麼呢??

總結

這次把戀愛 跟 商業混在一起寫有點亂,
但我覺得這樣比較好懂,所以還是放在一起。
總結一下

進站:印記最重要,沒有印記,誰都不會記住你
轉化:放大你的美最重要,找不到你的美、或沒有放大,那對象不知道你的好,不會買單
複購:值了最重要,沒有值了,那對象也不會繼續買單
推薦:標籤最重要,沒有明確的標籤,那對象不會幫你推薦

以上是這次使用戀愛當做峰值體驗說明的案例。
在推薦這個時刻,其實戀愛不太適合,會怪怪的,請見諒哪裡不太適合。

若有任何關於峰值體驗的想要一起討論,歡迎聯絡我 (可以在部落格首頁找到我的 FB & IG)。
如果有造成不適、在此向你道歉。
我本人是沒什麼戀愛經驗的小白,寫這篇文章很多案例自己沒有體驗過,因此使用了網路上常常傳的笑話當做例子。
不好意思。

以上,感謝你看到這裡。

2023/05/14 星期日 10:38
Tommy Wu
我的家

推薦閱讀

讀書心得 – 峰值體驗 4 大時刻 以戀愛為例 閱讀全文 »

我們住在焦慮星球 Notes on a Nervous Planet

讀書心得 – 我們住在焦慮星球

本週的主題是難得不見的 「讀書心得」
這週我要分享的是「我們住在焦慮星球」這一本書
今天來分享這本書的內容。

備註:其實這本書我邊看邊焦慮

每書我整理出三大重點

重點1:世界上有各種各式各樣的焦慮
重點2:世界上有各種各式各樣的超載
重點3:如何緩解焦慮

各種焦慮

世界上有各種焦慮,
可能考試前會焦慮、考試後也會焦慮。
例:考試前對於學習壓力、成績感到焦慮
例:考試後對於分數感到焦慮、如何與身邊人討論分數也會感到焦慮。
如果考太高分,跟同學分享時自己就會有焦慮
如果考太低分,跟同學、爸媽分享時一樣會有焦慮
如果考中間分,還是會焦慮。

光連假要不要回家也會很焦慮
回家的話,親戚又要問我交女朋友了沒,月薪多少錢,焦慮。
不回家的話,一個人在台北空虛空虛,焦慮。

這世界上有各種的焦慮會發生,
舉我自己的例子,

案例1:
我喜歡一個女生很久,我會很焦慮我是不是在浪費時間,該換對象了嗎?? 焦慮
我要換對象,但我該現在就放棄嗎? 難道就這樣就放棄了嗎?? 焦慮

案例2:
爸媽、各種親友沒事就問我交女朋友了沒,但我就一直沒有交到。焦慮
我想交女朋友啊,我該怎麼做?? 直接告白嗎?? 即使被拒絕也不氣不擾,不斷的告白,這樣不覺得很噁嗎?? 焦慮
還是我繼續像現在一樣,期待有一天對方會跟我告白?? 但這不切實際啊~ 焦慮
還是我要去玩交友軟體、還是參加聯誼?? 但這跟案例1一樣,我焦慮。

各種各樣的焦慮充斥在世界上。
你也會焦慮嗎?? 可以跟我分享一下你的焦慮。

Sad Man

冒牌者

其中對於創作者們很常會有的焦慮是冒牌者症候群。
當然不只創作者會有,各方面的人都會有

大學畢業生要應徵工作時,一定也會懷疑自己的能力不符合需求
覺得自己如果應徵上了,自己只是個冒牌者,萬一被考倒了怎麼辦

一樣的,身為創作者的我也是,
就我自己的經驗,

我在 2022年舉辦 打造流量水壩讀書會
這個讀書會是專後講行銷漏斗的內容。
但但但我對於行銷沒有很熟啊~~
我的本業是網頁工程師 & PM,我不是專業的行銷人員
我也沒有操過幾億的大案子,當個甲方乙方
我只是一個網頁工程師
我哪有什麼資格當行銷讀書會的分享者
我哪有資格在行銷我自己的讀書會,我只是個冒牌者
焦慮。

Sad Man 我們住在焦慮星球

你也會有焦慮嗎?
關於緩解方法,我放在最後一節。

資訊超載

現在的資訊爆炸,各種資料超載。
在手機出現後,我們同時多工
影片用 2 倍速看,Podcast 用 2 倍速聽、邊聽邊滑手機。

以我的例子來說,

案例1:
我會邊聽 Podcast (用 2倍速 ) 邊玩速讀,
這是唯一我可以專心聽 Podcast 的方法。

不然我手閒下來我就不知道該做什麼,
我就會去滑 FB / IG,但滑著滑著我已經沒有聽下去 Podcast 了。

除非在走路時或在移動時,我才能放下手邊的事情,好好聽。

案例2:
我最近特別討厭打開 Email 信箱,
裡面有滿滿的電子報、行銷信、廣告信、新聞信、FB / Linkedin 的各種消息…
我非常討厭有未讀的訊息,有亮燈在那裡會讓我很不爽
不管是 Mail / LINE / Messenger / 簡訊 ….
所以有時候信太多時,我已經不看信,而是把信已讀掉並封存。
備註:如果我的電子報也讓你焦慮了,我想跟你說 Sorry,你可以退訂,不會有問題的。

不知道你是不是這樣。

最近還有更多資訊爆炸,
AI / ChatGPT 問世後,更多 AI 資訊需要學習,
每天有學習不完或是跟不上的壓力,同時要做好幾件事。

資訊爆炸
資訊爆炸、城市也爆炸了

書中建議我們,應該要「專注在我們能做的那幾件事上」。
畢竟這世界上的資訊已爆炸,
我們不可能讀完全部的書,不可能學習完全部的知識,不可能聽完全部的 Podcast…。

多花一點時間,專注在我們能做的事情上吧~~

Learning Focus 專注
使用 Stable Diffusion 繪畫,眼睛有點怪怪

緩解焦慮

講了很多焦慮,你也焦慮了嗎??
最後來講緩解焦慮。

其實我們不應該花太多時間在焦慮,應該花時間在重要的事情上。
因此要緩解焦慮的辦法就事,把焦慮甩掉。

作者有以下幾種建議

  1. 看看星光,讓我們專注於星空
  2. 去大自然,放鬆身心
  3. 跟焦慮說 ByeBye,接受自己現在有這樣的焦慮,並把他放下
  4. 覺察自己,當自己焦慮時,用上面 3 個方法。

我以我自己為例

案例1:
我在去年10月很焦慮,不管是對於自己未來的職涯、個人品牌…,我都很焦慮。
我幫自己安排去台東的旅行,
我很喜歡海邊,海邊可以讓我發現自己有多渺小,
海邊如此的一望無際,而我又這麼的小
在地球中,台灣是一個超級小的島嶼,
而在宇宙中,地球也是一顆超級小,小到不能小的球,
太陽比地球大 130萬倍,那我這麼的渺小,我有存在於這世界的需要嗎??
看來是有,不然宇宙不會把我安排在這,
所以我也是很有用很棒的。

Forest

案例2:
當我心情不好時,我會覺察自己,「我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心情不好」
是因為今天在公司,沒有跟心怡女生講到話,所以心情不好嗎??
但我也知道,這件事已經過去了,我無法改變過去,
我繼續抱著這個想法,只會更焦慮。
我無法改變過去,因此對於現在心情不好這個焦慮,就接受他並放下他吧。
反正明天我還有機會,只要我明天積極一點,就有機會跟她講得到話。

我覺得這例子不太好,畢竟我想要的不是在公司跟她講話,而是跟她交往。
但意思就是 覺察,然候接受並放下。結束。

使用 Stable Diffusion 畫的,好多支手啊~~

結論

我們住在焦慮星球這一本書我其實滿推薦的,
推薦擁抱滿滿焦慮的人去看。
畢竟焦慮我們一定都會發生,只要調整好心態就好。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剛好在 2023/04/19 20:00 我有一場讀書會。
免費報名,若想一起參加可以在以下連結報名。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303120437211094938200

以上,感謝你看到最後,
看了我的戀愛焦慮,你有什麼建議給我嗎??
歡放在以下留言喔~~

2023/04/16 21:02 星期日
Tommy Wu
我的家

讀書心得 – 我們住在焦慮星球 閱讀全文 »

人生4000個禮拜

讀書心得 – 人生4000個禮拜

最近好多人開始出國旅行,我妹妹也剛去日本回來,好羨慕啊!!
你也有在規劃出國旅行了嗎??

我也好久沒有出國了,上次出國是2019年9月,去新加坡旅行 兼 找當地的同事。
一晃眼就過了 3 年了,時間過的真快啊~~~

這週來分享關於時間管理 & 人生觀的書 「人生4000個禮拜」的讀書心得。

醜話說在前頭
說實在的,這本書我看不太下去,覺得有點老生長談,雞湯文。
我聽了瓦基的 Podcast 介紹這本書,也看了好幾位 Youtube 說書解說,
就感覺這本書真的還好,可能是這本書的理念就是我平常的想法吧~~~
但有幾點收獲的部份,還是想跟大家分享。

人生4000個禮拜
人生4000個禮拜 博客來連結

時間焦慮

一開頭想先問讀者你,
Q1:你覺得你的時間夠用嗎??
Q2:如果一天變成 25 小時,多的 1 小時你會想做什麼呢??

我的答案嗎…,我放在文章最下面。

你的 Q1 答案是 YES 嗎??
也確實,現在的我們,
在工作中
有滿滿的 Email 收件匣要看,
有滿滿的 Todo List 要做
下班後,
有滿滿的 LINE 推播訊息,
有滿滿的 詐騙簡訊,
有滿滿的 手機通知,
有時候我下班拿起手機看了一眼,真覺得很煩人,
光是看到紅點點亮在那裡我就會很不爽,
想把這些東西都點掉。
但為什麼我要把花時間在這些事上呢??

除此之外,
社群媒體 & 短影音 & Podcast … 的發達
我們的注意力也變得非常稀缺和破碎。

但在這種狀況的現在,
很多書教我們要做個有生產力的人,
養成好的習慣 / 複利效應 / 高產出…

慢慢的我們就越來越急,想要快點有成果,快點有產出,
我要追上那個誰誰誰,我也想跟他一樣成功。

但這樣子下來,我們變的焦慮不安,
一直想加速,更有生產力,但然候呢??
我們反而把自己困在焦慮中。

但回頭想想,
以平均年齡 80 歲來算,
我們的人生不也就 4000個禮拜 而己嗎??

跟整個宇宙 / 整個地球的歷史
幾千億年 / 幾千兆年
我們在這世上的一刻就像是過眼雲煙。

我們在這世上真的只是一瞬間。
所以與其一昧的追求效率 / 生產力,搞的自己很焦慮,
不如想想該怎麼好好的過完這4000個禮拜吧 開心一點,快樂一點,盡興一點吧

Time

效率陷阱

當我們落入追求以最快、最有效率的方法工作的話,
就會落入了「效率陷阱」中。

所謂的 效率陷阱,意思是當
我們追求效率,努力以高效率完成工作後,你將會得到更多的工作。
好不容易又完成了工作,接著又得到更多工作。

這樣不是不好,當我們年輕缺乏經驗時,有時間有精力的話,努力工作可以努力累積經驗 / 累積名聲 / 累積實力
但當我們已經負擔不過來,還要硬扛下去時,這變成壓死我們的重擔。

我們需要適時候要拒絕,
沒辦法接的工作,沒辦法接的壓力,不要再勉強自己了,
接下去的後果,不論是對自己,或對公司都一定沒有好處的。

我想你可能會跟我以前一樣,不好意思拒絕,
主管老闆都來找我要我去接了,他們很認可我,我拒絕好像我對不起他們

現在的我可以跟你說不要這樣想,沒什麼好對不起的,
你是你人生的主人,這是你人生4000個禮拜,你有權利決定怎麼使用。

認可現在的自己

人生只有4000個禮拜,
人生的有限性讓我們急於求成,
覺得 XXX 這麼年輕就可以這麼成功,
我怎麼這麼差

例:工具王阿璋 2x歲 賺超過千萬
例:佐編茶水間的Zoey 2x歲 開公司,並且在美國邊旅行邊工作的生活
例:整理鍊金術士小印 31歲 財富自由
例:SBF 資產還有幾10億美金

所以常常我們會思考
等到我終於…了,我就可以…了。

例:
等到我存到千萬,我就能感到快樂跟滿足
等到我過上了邊旅行邊工作的理想生活,我就能感到自由與快樂
等到我財富自由,我就可以過開心幸福的生活

我們應該要學會認可現在的自己,
不要等到什麼事情發生了,才能真正快樂。
追逐目標的同時,不必貶低現在的自己。

其實現在的你已經夠好了,
我們此時此刻就可以選擇快樂

享受當下

我們沒辦法掌握過去的時間,也沒辦法預測未來
我們能夠做到的就只有享受現在這個當下。

這不是叫我們不要去計劃未來,也不是說不要努力
而是我們要好好享受現在這個當下。

而注意力就是生活:我們活著的體驗,就是我們付出注意力的每一件事的總和。
注意力是我們人生在世最珍貴的資源,過去每一刻佔據我們注意力的東西,就是我們活過的人生。

因此作者說到
當你把注意力放在你不是特別重視的事情上,你付出的代價就是你的生命。

這裡我想補充說明,
不是不可以放鬆,不可以玩樂,不可以旅行,
而是我們要注意我們的注意力要花在值得的事情上。
現在短視頻短影音 Reels 在各大平台中都有,
但短影音很容易就忘記時間,一直看一直看

但看這些短影音真的是有價值的事嗎??
這沒有答案,有沒有價值是我們要自己定義,自己要想清楚。
就如同作者所說,注意力就是我們的生活。

Enjoy this moment

結論

人生4000個禮拜真的會讓人覺得很沉重,也真的是有點老生長談。
但真的對我們的人生很重要。

回到一開頭的兩個問題

Q1:你覺得你的時間夠用嗎??
A1:夠吧,雖然我會拖延,沒有很高的生產力,會浪費時間看短影音,打電動,但現在的我很開心(吧)。
但如果交女朋友的話,時間就不夠了吧~ 但什麼時候才交得到女朋友啊~

Q2:如果一天變成 25 小時,多的 1 小時你會想做什麼呢??
A2:我會想多去世界走走,所以把手頭上的事情多做一點吧~~~ (有點爛的答案)

以上啦,
祝您在2022年的最後40天 & 2023 & 未來每一天,每天都活得很充實很開心。

2022/11/20 21:36 星期天
Tommy Wu
我的家

讀書心得 – 人生4000個禮拜 閱讀全文 »

創新的用途理論

創新的用途理論 讀書心得 & 2個案例練習

上週分享的 戀愛大人學 課後心得(文章連結),意外反響還滿不錯的,感謝大家。
但這週感情狀況還沒有任何進鈔,我加油。

這週分享的是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教授的另一本書,「創新的用途理論」
這本真的是超級好懂,超級讚的,
我覺得對於我找對象,規劃職涯都會很有幫助。

創新的用途理論

創新的用途理論
創新的用途理論,圖片來自網路

這是由 天下文化,在2017年出版。
作者是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哈佛商學院的教授。

這本書我是在 商業思維學院 的 聽讀商業書寫 中,聽到 Evonne 說的。
認真覺得這本書非常好懂,非常推薦。

非常適合 行銷人 / PM 產品經理 / 個人品牌經營者。

奶昔理論

Milk Shake

前情提要

作者的同事有一次在分享,
他們收到了速食店的委託,想要增加 奶昔 的銷售量。
於是作者的同事就去詢問消費者的意見。

有些消費者覺得 加入草莓乾 / 果粒 …,不錯啊。
有些消費者覺得 讓奶昔更濃,很棒…
有些消費者覺得 推出新口味,例如:香蕉 / 芭樂 / …

但實際店家收到這些反饋後,不知要怎麼開始,
試做了幾個,業績也有任何起色。
後來作者的同事決定,不然就先觀察看看消費者,收集資料。

結果發現了兩群人在特定時間會來購買。

早上開車來買奶昔

發現有一群人在早上9點以前,開車經過速食店,買奶昔。
而且都只買奶昔,其他的漢堡、鬆餅都不買。
而且都是帶走,沒有幾位是內用的。

Car drive

實際去訪談了這群消費者,怎麼會沒事來這裡買奶昔。
一開始消費者的反應是,沒有為什麼,經過想買個東西吃而已。
後來改變問法,詢問消費者如果不買奶昔,你會買什麼

消費者的回饋是 香蕉 / 貝果 / 巧克力棒 / 甜甜圈 …
※我完全沒辦法早上吃這類的東西。

慢慢的釐清了這群消費者為什麼買奶昔了。

因為這群消費者需要開車去上班,
早上在家裡吃過東西,但開車還要開一段距離和時間,
為了在無聊的開車過程中有一些好玩的事可以做,
因而買了奶昔。

如果買香蕉,一口就解決掉了,開車中間還是很無聊
如果買貝果,乾乾的,還要配水。
如果要額外抹花生醬,要用腳控制方向盤,一隻手固定貝果,一隻手塗,很危險
買巧克力棒,有罪惡感 (※不懂,除了香蕉都很有罪惡感啊!!)
買甜甜圈的話,車子會弄的髒髒的。

奶昔喝完至少要20 ~ 30分鐘,過程中不會太無聊
喝的時候有飽足感,但又不至於太飽,也不至於一下就消化完
開車時可以單手拿著喝,不會太危險,也不會弄髒車內。

結論:奶昔為這群早上來買的客戶
解決:在開車中無聊,可以吃點東西,但又不至於太飽,開車也可以更安全的選項
奶昔的競爭對手:香蕉 / 貝果 / 巧克力棒 / 甜甜圈

因此,若要增加奶昔的銷售量,
可以在奶昔內
加入巧克力豆,有點口感,多加樂趣。
開設得來速車道,讓車主不用下車就可以買。

Milkshake
例:加入麥片 / 巧克力豆 …
但這真是個熱量炸彈。

下午帶小孩來買奶昔

又發現了一群客戶,大概是下午4點來,爸媽帶小朋友來,
實際訪問過客戶後,發現以下的原因。

以往爸媽都一直否定小孩,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什麼都不可以。
會讓爸媽自己覺得自己是個嚴厲的人,但自己也不想要一直否定小孩,
所以在一個無關緊要的地方,可以同意讓小孩做一些小事,
用來證明自己是個好爸媽。
※我還沒當爸媽,還沒有這樣的感受。

因此下午茶時間,給兒子女兒買個小杯奶昔,
讓兒子女兒開心,也可以提供證明自己是一位好爸媽。

結論:奶昔為這群下午來買的客戶
解決:當個好爸媽的證明
奶昔的競爭對手:陪孩子玩的時間 / 陪孩子逛玩具店的時間 / …

因此,若要增加奶昔的銷售量
可以將奶昔的尺寸改小,較稀,
因為再一下子就要吃晚飯了,
如果等一下回家小孩說吃不下飯,要怎麼跟另一伴交代。

Milkshake for child
※這杯奶昔還是很大杯…

備註:以上是從書上看來的,
不論是早上喝奶昔,或是下午喝奶昔,
我都沒有認同感QQ。

奶昔理論結論

同樣的商品,在不同的情境下,
一樣的商品,但競爭對手不同,因而提出的解決方案也不同。

顧客不是購買產品或服務,而是為了完成某些任務 (JOBS),而雇用(HIRE)產品或服務

因此我們需要
思考客戶
在特定的情境下,
想要解決什麼問題,因而雇用了這個產品。
實際了解使用者的困擾,針對困擾進而改善。

理解顧客使用產品的用途以及情境後,可以將其拆成三個層次分析
分別是 功能面 社會面 情感面。

例:一位外出旅行的人,
會有著住宿的需求,這就是功能面,
想要體驗當地民情,這就是社會面
需要朋友親切的招待,則是情感面
※以上的案例是出自於書中

案例:運用於交女朋友

Q:女生雇用我當他男朋友,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 功能面的需求
    • 生理需求
    • 有人提東西、有人接送、有人修電腦
    • 多一個人一起吃飯,可以點多一點菜
    • 但這部份有很多很多替代方案
  • 社會面的需求
    • 在閨蜜 或 家庭聚會上,可以很有面子(讓人稱羨的男朋友)
    • 在 IG 上可以放閃
    • 為了傳宗接代
  • 情感面的需求
    • 愛人與被愛的感覺
    • 深入的了解另外一人,與被了解
    • 分享開心快樂
    • 愛的結晶,共同撫養下一代

好難想,但反過來思考
我想雇用一位女朋友,我想要解決的問題,好像也是一樣這些。
但這些,只要是世界中的任一位”健康”的男性,都可以提供。

應該有一個前提條件
例:價值觀是否相符
例:有沒有共通話題,聊天聊的來
例:有交集點

但這些條件篩選後,其實還有非常多的競爭對手,
有什麼是只有我的 賣點 USP 呢??

  • 我很溫柔
  • 我很貼心
  • 我很誠懇
  • 我很專情
  • 我是適婚結齡
  • 我寫不下去了

針對我如果有興趣,可以私訊我…有點噁心…

案例:運用於工作中

Q:我花時間雇用目前的工作,想要解決什麼問題???
(※這個是我站在消費者的立場)

  • 功能面的需求
    • 穩定的月收入
    • 有人督促我成長
    • 有企業資源,可以用公司的錢來享受,並報帳
    • 有企業資源,可以做內部創業
  • 社會面的需求
    • 有事可以忙,忙完可以獲得成就感
    • 可以升官升職飛黃騰達
  • 情感面的需求
    • 有酒友可以一起喝酒
    • 可以用其他方式接近女生,而且有共同話題。

對於我的工作,
真心覺得對我非常重要的因素是
1, 穩定的月收入
2. 有企業資源,可以內部創業
這兩點是主因,
其他的部份,可以找到其他替代方案。

Q:要怎麼有除了工作以外,穩定的月收入呢??
A:買股票,每月領股利,如果每月領 30,000股利的話,要存到500萬。
A:當房東,出租

如果我的存款已累積了一筆不小的數字,
而且穩定每個月不用工作,就可以領到穩定的月收入,
那我一定立刻辭職,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對於未來想要的方向,會再寫一篇文章。(老高風格)

結論

用途理論要我們去實際了解客戶,
在特定的情境下,
想要解決什麼問題,因而雇用了這個產品。
實際了解使用者的困擾,針對困擾進而改善。

當然只是想像,一點都沒有用,
可以實際訪談消費者,一步一步挖掘消費者想解決的問題。
我覺得才是比較好的方式。

以上啦!!!

2022/08/07 星期日
14:10
三重咖啡廳

創新的用途理論 讀書心得 & 2個案例練習 閱讀全文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