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了,時間過的好快啊。
※我每次開頭都在讚時間過的好快…
現在台灣雖然還在 COVID-19 高峰期,但
看看日本,他們 6/1 可以開放小規模旅遊了。
看看韓國,他們 6/1 也開放韓國濟州島免簽證旅遊。
感覺我們每個人都 「得到抗體」後,就可以重新開放旅遊了。
你解封後,想去哪個國家玩呢??
我想去日本 & 韓國,跟朋友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期待年底過年時,安排個旅行。
對了我的同事在6月底也要去新加坡出差了,感覺一切又慢慢恢復到正軌。
但遠距辦公,希望可以持續,在家上班太爽了。
回到正題,本次要介紹的是 「第二座山」 博客來 URL
當初是聽到 閱讀前哨站 的 瓦基在 Podcast 中介紹,因此才下單購買。 URL
第一座山
作者用爬山象徵我們人生的階段
第一座山就是追求個人目標
例如:金錢 / 地位 / 名聲 / 權力 / 升職 / 加薪 / 加薪 / 加薪 / 加薪 / 加薪 …個人的慾望
在爬第一座山的過程中,我們為了追求這些目標而努力,
精進自我是為了打倒競爭對手
加班加到吐血是為了在老闆面前彰顯我有多重要
當中有了一些小成就,是,會讓我們感受到 「幸福」 Happiness
這種幸福感是來源 達成目標 / 自我的勝利,
或者是 當我們朝著目標前進,感到一切順利的時候,就會感到幸福…
攀爬第一座山的人,比較偏向「利己」的心態。
一切的努力,就是為了讓自己出人頭地,留下一個好名聲,獲得充足的財富、權力和地位,擁有另人稱羨的美好生活。
因此要在這段路上 持續贏得勝利並勝過他人。
低谷
當第一座山達成一些成就後,往往會覺得自己很棒,很強,達成了別人沒達成的成就。
這時會有兩條路走,
第一條路是繼續攀爬第一座山。
例:我終於升職小主管了,但為什麼那傢伙可以升職中主管。
例:在不懈的努力下,今年的年薪做到了年薪百萬,但跟別人比較,別人有年薪 200 / 300 / 1000 萬,不行我要繼續努力,用年薪證明自己的價值。
但其實再怎麼加油,再怎麼與別人比較,永遠有比你強的人,
一直在追求更高目標之中,慢慢就會發現明明達成目標了,但我卻不快樂。
第二條路是從第一座山跌下來
達成了一些成就後,覺得自己很有能力,很有價值,慢慢的傲慢的心也上來了。
這種簡單的事,為什麼部下總是做不好,算了算了我來做。
但不久後便會發現,身邊好像沒有朋友了。一個人孤單前行。
最後可能會經過一些挫折,才發現,其實我不是最強的,身邊有能力的人多的事。
跌下來後,就會經過一連串懷疑自我,對於自我理想失去興趣,
重新學習,慢慢發現,其實還有更多自己不會不足的,慢慢在低谷中學習反省,變的知足謙卑。
使用作者的話來說,
那些痛苦提醒我們, 審視自己的內在、明白自己的不足
谷底造就新的自己,看見更深層的自己,在內在底層中,有一種溫柔,關懷他人的根本能力,渴望超越自我並照顧別人
最終會發現,原本我們追求的金錢 / 權利 / 地位,但一直追求追求下去,好像內心中最原始的開心,一直滿足不了。
其實我們想要的不就是開心而已嗎??
回想至今為止,最最最開心的時候,不就是 跟朋友 / 同事 / 大家一起開心玩 / 喝酒 / 說笑的生活嗎??
雖然金錢 / 地位 / 名聲 很重要,但如果不開心,一切都沒有意義。
低谷案例
以作者為例:
第一座山:
在工作中獲得成就 / 金錢 / 地位,但變得冷漠 / 傲慢,把時間都投入在工作中。
低谷:
在52歲時,結婚27年的太太要跟他離婚。
變成作者只能一個人搬出去住,加上小孩都上大學不在家,鄰居也因為不熟,不跟他互動講話,
老友們也因為久沒連絡,最終只能一個人孤單的生活,
在那段日子,作者說到我的心境很像永遠無法清醒的宿醉。我可能隨時情緒崩潰。
作者後來有在 Ted Talk 上演講這一段經歷,至今累基了 4.8M 的觀看量,
備註:有繁體中文的字幕喔~~~
第二座山
在第二座山的過程中,我們不再是追求個人的成功,而是個人以外的事物,而是整個團體的成功。
用作者的話來說,
他們會先凝視內心深處,找到與他人連結的嚮往,然後與他人建立關係,讓自己走進世界。
他們精進自我,是為了付出自我。
※你應該也跟我一,看不太懂,對吧。
攀爬第二座山時,追求的是超越自我的 「喜樂」Joy 喜び
這種喜樂是會覺得自己和別人之間的分別消失了,在精神上和對方合而為一。
例:當母親和寶寶的眼神交會相視而笑、
例:當你和一群好朋友玩時,忘了利害關係且盡情載歌載舞、
這種喜樂,是一種忘我、超然、自然而然降臨的狀態。
也是我們在攀爬第二座山順便得到的收獲
攀爬第二座山的人,偏向「利他」 的心態。
一切的努力,並不是讓自己變的更好,而是為了整個團體 (例:公司 / 家庭 / 社群 …)
我們在此學習精進自己,並不是為了超越別人,而是為了奉獻自我。
因此要在這段路上持續奉獻自我,為了團體更好。
但第一座山沒有不好
第二座山不與第一座山相斥,爬第二座山不代表要放棄第一座山
比較人生旅途,爬第二座山,我們進入更寬廣,更令人滿足的人生階段。
判別你在第幾座山
若第一座山的重點在於獲取,那麼第二座山在於貢獻。
若第一座山是成為精英主義者,不斷向上爬,
那麼第二座山就是成為平等主義者,與需要幫助的人平起平坐,和他們並肩同行。
在第一座山的你是個有企圖心、有策略、獨來獨往的人。
在第二座山時,你注重人際關係、願意與人親近,而且不屈不撓。
倘若第一座山的重點在於建立自我以及定義自己,
那麼第二座山就在於擺脫自我以及放下自己。無我
我的心得
心得1:動漫公式
我發現這是動漫主角的成長軌跡,也是我們自己的成長軌跡
例:
One Piece 海賊王 Luffy
第一座山:一開始為了成為海賊王(個人的目標)而努力
低谷:在泡泡島被打的四分五裂,重新學習
第二座山:打敗凱多並不是為了成為海賊王,而是為了那些吃不飽的百姓們,趕走暴君
Slam Dunk 灌籃高手 櫻木花道
第一座山:參加籃球隊,一開始只是為了追睛子 (個人的目標)而努力
低谷:在與海南一戰,最後關鍵時刻傳球失敗,重新學習基本功 (投籃 / …)
第二座山:打敗山王不是為了追求睛子,而是為了整個籃球隊 / 教練 / 為了自己
Gipi 院長
備註:2022/05/26 人生的十個省思,Gipi院長所說
第一座山:在鼎新電腦,成為最年輕的Team leader,最年輕的公司核心成員
低谷:去中國才發現,世界上又會技術又懂商業的人多的是
第二座山:創建學院,營造一個學習社群,讓更多人可以一起互動一起學習一起變強,其中更可以貢獻Gipi院長自己所學 (※這是我的憶測。)
我也一樣,以我的職涯為例
第一段:當電腦老師
第一座山:在當電腦老師時,我教學生如何寫程式,如何用Excel,看著學生從素人,一步一步成初學者,變成跟我差不多水平,真的滿開心的。
低谷:後來到了專業比較高需要實戰技能的企業教課後,我發現我的實力不夠,
很多學生問我的問題我都要回去找答案,但我當時的教材其實和在補習班 / 高中,差不了多少。
因此後來我對教學失去了信心,我好像幫不了別人。
後來我覺得我無法一個人繼續學習精進,因此選擇進到企業學習企業真正用到的技能。一步一步精進自我。
但其實我也還沒爬上第二座山。
第二段:當小主管
第一座山:在2020年初,我成為了現在公司的小主管,我當時真的是得意洋洋,
想要達成公司目標,明年拿到公司年度MVP,並當上中主管。
低谷:但2020年中,我被拔下來了,我當初不明白為什麼,我明明把事情都處理的好好的,雖然每天加班。
但後來開始進行另外一個專案時,我才發現我的不足。
因此後來開始在大人學學習專案管理,在商業思維學院學習產品經理,參加小金魚讀書會,學習各種書籍知識,並開始閱讀。
我發現我當時真的太自大了,我很多不足的地方,我太弱了。
第二座山:2021年10月,我開始經營部落格,
把我的想法寫下來。雖然我的出發點完全是第一座山,為了自己,但持續更新持續學習,
我也希望我的文章能夠幫到誰。大家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為了社群奉獻我所學。
對了說到讀書會,我 6 月開始將會舉辦讀書會。
詳細請洽 (URL)
心得2:自利利他
在日語有一句話叫做:自利利他 じりりた
我Google了一下才發現,這是出自於 《佛遺教經·眾生得度》。
自利:以利己為主的修養;利他:以利他人為目的的行為。
佛教自稱修身的最終目的,是完成自他二利,人人成佛。借指對己對人都有好處
當然現在也還在第二座山的道路上,但我真的覺得 第一座山 和 第二座山其實可以同時追求,
我寫部落格時為了第一座山,但也可以追求第二座山。
我舉辦讀書會其實是為了第一座山,但也可以奉獻自己所學,追求第二座山。
我想要名氣 名利,但我也想要我可以幫助他人。
結論
我覺得我太過年輕 (呵呵),只看的懂這本書的 40% ~ 50%,
但這本書會是讓我收獲滿滿,
其實我們最想要的不是個人成就,而是互利雙贏。
在團體中,互惠達到喜樂的程度。
作者還有以四大人生必經的經驗進行展開。 志業 / 婚姻 / 宗教 / 社群。
最後感謝 本書的介紹人 瓦基 & 讀者們,
有了你讓我有繼續經營部落格的動力,一直以來謝謝你們。
有需要我協助的,請不要介紹意來私訊我。
最後的最後,關於讀書會,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此報名 (URL),線上活動,免費參加。
2022/05/29 14:34
房地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