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Wu

生活隨筆 – 資產配置 & 知識焦慮

首圖 焦慮啊焦慮
Photo by engin akyurt on Unsplash

資產配置 & 知識焦慮

最近宇宙像我丟來資產分配的很多訊息

李柏鋒老師的資產配置方式

※以下是從小金魚的讀書會中,得知的李柏鋒老師建議方式。

基本上儲3~6個月的緊急預備金(不工作也不會餓死的錢,讓自己不工作也能撐過這段時間),分別存在不同的帳戶,
包含 生活費,保險費,房租,雜項….等各種開支…等
並將這些錢放定存。
※這只是柏鋒老師的資產配置其中一部份概念。

于為暢 暢哥的資產配置方式

而看暢哥的書 「一人創」,得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想法
暢哥會把收入分割成 生活、事業、投資、給予四大類,
把錢分成這四項後,就將每月的收入分門別類,去花錢。

基本上是完全不存錢,要存的錢都在投資裡了。

我的資產配置方式

我的做法呢??
先講結論:我跟暢哥的風格滿像的,
我其實也不存錢,每個月收到薪水、房租後,
我就會把錢匯到股票用的戶頭,房貸的戶頭,其餘的錢就繳卡費,並開心的花錢,
基本上每月的帳戶餘額,差不多等於那個月的卡費。

這樣做的好處是:

  1. 開心花錢,心裡無障礙,感受到一個月的努力。
  2. 存戶頭內的錢利率不高,且容易受通貨膨脹影響,但我存股票內,所以比較少受通貨膨脹影響。
  3. 可以在股票內賺到錢 (賺的到的話)

而這樣的缺點是:

  1. 每當要繳保險費、或有一筆比較大的錢時,都必須賣股票,而這時通常不是股票適合出場的時機。
  2. 從股票中領錢要隨緣,開想要的價格,不一定賣的掉。急的話就要降價求售,反而賠錢。
  3. 在股票內除了賺錢的機會,當然也有賠錢的機會(而且還不小)。

※這只是我個人的方式,僅供參考。不要告我。

反省

好像2種方式都不錯,但也都太極端,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賺錢,又不會虧錢呢??
好像大部份的大大們都推薦投資自己,花錢學習,以後可以賺更多。

我的錢都花到哪??

錢,我的錢到哪去了
Photo by Sharon McCutcheon on Unsplash

接下來就牽扯到標題的第二個部份
我很崇尚上述的言論,我把很大一部份的收入,都花在了知識上。

    1. 我每個月會在博客來買快2,000元的書,例如 行銷商管類,心理學類,如何脫單類…等。
    2. 但往往看完的只有20%,有瞄過的只有40%
  1. 各種課程
    1. 我購買了很多的課程,例如: Hahow / Hiskio / MasterTalk / Udemy / 商業思維學院 / 大人學 / 各式讀書會(小金魚…)… 等
    2. 例如有一門課是 Python 股票交易小幫手,讓你輕鬆選股。
      我看到這些標題後,就非常非常的想買,想著想著,我學會後一定躺著賺吧!!!
      但實際課程募資完成開課後,我也忘了我當初有買這堂課。
    3. 因此也非常多的課程放著沒學過
  2. 生活費 – 7000~8000
    1. 偶爾吃點拉麵 / 牛排 享受一下生活

從這裡想必你也看的出來,我有知識焦慮,
我花很多錢囤積課程,但沒有實際用這些課程來賺錢。
特別是這2個月,想開始經營部落格,買了很多很多課程,刷了28000

我決定我從現在開始,

  1. 是時候要把我投資的學費,變成現金回饋了。
  2. 我要將我所買的課程 / 書籍的學習內容,都寫成分享在部落格
  3. 把之前的課程紀錄挖出來複習,並寫成筆記分享
  4. 把可支配的現金降低,投資股票的金額拉高。

感謝

感謝小金魚,
經過小金魚的讀書會後,讓我覺醒我目前的花錢方式有誤

感謝暢哥
看完暢哥的一人創富,讓我有更多的想法去實踐

感謝學習平台
接下來我要開始挖光課程所有的價值。

感謝你
願意看這篇廢文到這裡。
接下來也起來定時回來看看喔!!

生活隨筆 – 資產配置 & 知識焦慮 閱讀全文 »

我的人生故事② – 2011~2015 大阪時期

呈上一篇我的人生故事 我的人生故事① – 2006~2010 大學
大學畢業後,前往大阪生活
是我人生至今為此最開心最快樂的時刻

大學畢業後

大學畢業後,因為我不用當兵 (※因為我出生時頭腦就有腫瘤(良性),在高中時期開完刀後,有申請到重大傷病)
因此就需要面對畢業即就業的困境,況且當時的我也不知道人生要往何處

於是我爸就把我帶去中國的工廠1個月(※當時家裡在中國江蘇泰州還有工廠),
在中國的一個月時間,去了南京,泰州,上海,杭州,揚州…等地。

平常在中國的泰州工廠,由於我是個小老闆,每天也沒什麼事做,所以整天都在房間裡看日劇,卡通…等。

我還是不知道要做什麼的我。於是想說,把日文學好吧!! 就想去日本留學

為什麼是大阪

一開始,其實我也想去東京
但在我爸的介紹下,他有一位客戶有大阪,之後可以照顧我,於是我就去了大阪。
那位客戶也就是我第一份工作的老闆

我現在很開心我選擇了大阪,
大阪的人情味,和搞笑文化讓我非常陶醉

現在時不時也會懷念大阪的街道和生活

大阪留學初期

2011年4月,我就開始到大阪留學
你沒看錯,當時的我就是妥妥的宅男,

關於日文,我在輔大時有輔系日文,但其實也不太會說。
後來去日本前半年開始補習日文,以為這樣去日本妥妥的,講日文應該OK,
但確發現我根本聽不懂,也不會說。
我的英文又很爛,當然很多的日本人的英文也不好,只能手舞足蹈的溝通。

在語言學校認識了很多朋友 (韓國人 中國人 台灣人…等),
大家都用破破的日文交流,對於學習非常快速。不到三個月,用日文溝通就沒什麼問題了。 (環境真的很重要)


語言學校只有平日的早上上課,
於是我下午就回到宿舍,睡午覺,看卡通…等。
我小時候很愛看的卡通,只是我媽都叫我去彈鋼琴,寫作業,一直都沒追到幾集。
終於媽媽不在身邊了,可以每天看卡通一次追完,還滿爽的,也滿廢的。

追完喜歡的卡通後,我第一次花錢買PSP,其中我玩了當時最火紅的 AKB48 推出的 與AKB48 約會的遊戲 (參考)
玩著玩就慢慢喜歡上當年排 No3 的 柏原由紀,

於是我開始花爸媽的錢,買 AKB的商品,在語言學校也大力推廣AKB。
一直到2013年,我的 AKB 熱才退燒。

現在回想非常可笑 & 羞恥。
※現在回頭看,其實我覺得柏原由紀 不是我喜歡的類型

韓國哥哥 & 喝酒

有一次分班,遇到了我的韓國大哥 キムヒョンホさん,以下簡稱HYON(ヒョン),韓文中哥哥的意思。

ヒョン大我5歲,之前在中國南京留學過,會說韓文,中文,日文。
一開始也不是特別熟,只是剛好他坐我右後的位置。有一次分組分到一起,才開始聊天聊起來。(話說:在看到ヒョン時,就覺得這個人不知道之前在哪見過!!)


ヒョン帶我出去喝酒,認識朋友,一起和語言學校的朋友喝酒,吃韓國燒肉(サムギョプサル),教我如何喝酒,韓國的喝酒禮儀…等。
後來看著我一次一次的喝醉,開喝後,不會做人,不會社交。
開始教我怎麼做人,怎麼與人社交,
當時的我跟他出去喝酒,幾乎一半的時間都被訓話,教導如何做人,叫我不要喝太多。

在此刻,我才了解到,我之前做人是有多失敗。也謝謝ヒョン願意花時間教導我。

在ヒョン的訓練下,我了解了韓國文化,了解如何做人,也學會了喝酒,喝酒,喝酒,並在快醉時煞車。
當時大概是每週五都去吃韓國燒肉,每週五都喝韓國的燒酒,並了解到韓國續攤的可怕,基本上都喝到早上。

2012年4月,原本我們在語言學校畢業後,要一起去上同一個專門學校 (日本的專門學校,類似台灣的技術學院)
但後來報名繳費時,我爸爸反對,因此我繼續唸語學校,他一個人去上了行銷管理的專門學校了。

但就算如此,我們還是1個月的頻率,
我去他的宿舍,一起打電動,看漫畫,喝酒喝酒喝酒。

ヒョン在2013年回韓國,後續還一直有連結,
我在 2012 / 2014 / 2019 有去韓國玩,都借住他家,
他也帶我吃了好多韓國好吃的,從一開始限制我喝酒,到最近一次嫌我喝不夠多酒…(老了)

2019年去韓國時,還特地穿著西裝皮鞋過去,想讓ヒョン看看我這幾年因為他的教誨,混的還不錯,
但沒想到下機時,就被看出來了。

感謝ヒョン

宿舍生活

我在大阪住的宿舍會在星期一到六,提供早晚2餐的,
在宿舍有很多日本人,韓國人,中國人,台灣人…等。當然台灣人會自己一群,有時候也會和中國人一起。(如果人好相處的話)

但我當時非常內向,不敢與人社交,我在宿舍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
當時的我即使知道對方是台灣人,但我也不會去打招呼,就當空氣般看待,除非自己需要幫忙才會開口 (滿自私的)

一直直到後來,我爸的客戶也就是我未來的老闆,約我吃飯,請我帶一位朋友過去,
我才勉強找到一位認識的馬來西亞室友一起去參加。

慢慢的我也與馬來西亞室友,和另外一個偏邊緣人的台灣大哥,組成一個小團體。
在沒有提供餐點的星期天一起去吃飯。

2012年,經過韓國大哥的教學,我開始慢慢的去與了相處,交流了。
在此期間,才覺得朋友的存在是很珍貴的。

在宿舍期間,認識了很多一樣來自台灣的朋友,
像大學生一樣,一起喝酒,打牌,打桌遊,玩NBA2K,CS,每天都非常開心
後來也開始擔任宿舍內台灣團的領頭羊,固定每3個月就約全宿舍的台灣人一起去吃飯。
慢慢的我,變外向了。

2014年,我一個人搬出去租房子去了。
第一次真正的一個人生活。

第一次一個人生活,才發生好多東西要花錢,(在宿舍的電費水費瓦斯費網路費,全部都含在房租內)

記得有一次,我下班回來發現電燈完全打不開,
才發現信箱中有一封關西電力的通知信,
我忘記繳電費到被關電了。
後來緊急連絡客服人員,並立刻匯款繳錢,才讓我的晚上有燈火。

但自己住也有好處,
記得當時我最喜歡在週五週六週日一人喝酒,
自己看Youtube,學習煮了一鍋韓式部隊鍋,一個人自嗨。

第一份工作

2012年開始,為了能留在大阪,於是我在語言學校後,平日的下午去了上述所說爸爸的客戶的公司打工。
一開始是滿滿的反感,但現在的我非常感謝。

我的老闆 小倉さん(中),是土生土長的大阪人,
我的好同事,北村さん(右),也是土生土長的大阪人,他和我同年出生,在公司擔任業務,當我工作有問題時,他都會Cover我。 (※現在在北海道當攝影師)

公司是在1970年由老闆的爸爸開設,後來由社長接手
在一開始時,是做紡織用品(針 / 線 / 縫紉用品組…) (我爸的公司也有賣一些商品給這家公司,他們在我很小的時候,在展覽會上認識的)
2010年左右,因為紡織用品業績下降,轉銷售女性襯衫(自己設計,由中國工場製作)

開始打工後,一開始我是什麼都不會的菜逼巴,
因此公司給我很多雜事,我也什麼都做。

大概有以下這幾種
* 掃描 (將時尚雜誌上喜歡的款式掃描 修圖 儲存成PDF,供後續衣服設計參考)
* 影印
* 拍攝新商品圖 (將襯衫穿在人形上,並以正面 / 45度角 / 側面 / 背面 拍攝)
* 修圖 (新商品的圖片,裁剪,調色)
* 整理圖片
* 使用Excel 整理資料

後來開始協助EC官網的更新,建立起手機版網站(當時2011年,要做3個版本的網頁,電腦版,智慧型手機版,日本折疊手機版)
新商品於電商後台上架,版面排版…等工作。

看起來是不是覺得亂七八糟,什麼工作都作呢?
確實,當時我也沒有特別想做什麼,只是有些能夠幫忙的就幫忙而已。

在此期間,我發現我很會做Excel報表,也很會搜集資料。
對於電商上架也覺得滿好玩的,

2013年語言學校畢業後,我就在這家公司轉為正職,開始每天穿著西裝,但不用打領帶

一開始轉到正職後,受到的衝擊不小,
當打工仔時,可以準時下班,可以把事情推著明天做,突然有事請假也沒有什麼問題,
但在轉為正職後,責任感就完全不同了

在此期間,一開始的工作內容與原本相差無異,商品上架(官網 / 樂天 / Yahoo / Amazon / Qoo10),處理Excel報表…等。
後來開始負責海外的電商平台開店計劃,從一開始的資料調查,整理,到物流,金流的規劃,準備,定價,成本控管計算,商品上架…等。
相際於 台灣 樂天,Pchome,美國Amazon,英國Amazon上架商品。並將使用電商平台的物流服務。

這段期間,我發現我喜歡做很多事,不只是電商商品上架,我想要把這個商品,這個服務,從0到1的做出來。
看到有台灣的客人,美國的客人,英國的客人買我們的商品,真的覺得世界很小,也很感動。

這也影響到了我現在工作,雖然我在公司是屬於PM部,但我也有在寫Code,
我想要同時當工程師,也當PM,不想只做其中一個。

或許我適合創業嗎??

離開大阪的導火線

2014年底,我常常在每週六去找台灣朋友,
當時我朋友在梅田的鳥貴族打工,都要23:00才下班

我會在他下班前30分鐘騎腳踏車去鳥貴族喝酒,我們一起喝到半夜2~3點,
偶爾也會喝完後,再去吃一碗拉麵,再吃點甜點後才回家入睡。

這樣不規律的飲食和作息,讓我在2015年2月癲癇發作了。(我在2004年頭腦開刀後就有的副作用)
自己一個人在家裡發作,臉撞到牆壁,半邊臉腫的一大塊,
當時嚇了一大跳,跟公司說明後,請假回台灣看診。

當時我爸就強烈的要求我回台灣,叫我離職。
他很擔心我一個人在外面,突然癲癇或中風,也沒辦法緊急確認 & 治療。

於是我在2015年,離職回台灣了。

感謝

在大阪的這一段時光是我最寶貴的時光,

謝謝語言學校的朋友,宿舍的朋友們的旁伴,一起工作的同事們!!!
其中特別特別感謝的是 工作公司的社長 小倉さん & 韓國哥哥 ヒョン,改變我的人生。

感謝你們出現在我生命中

反省

在大阪的這一段時光,是我人生最寶貴的,當時的我23 ~ 27 歲,雖然也是沒有女朋友

酒不要喝那麼多,喝開心就好。
當時的我會很想找人拼酒,想證明我酒量很好,但太衝動了,常常沒有煞車,很容易太快倒下。

後來我才領悟到,你不用證明你酒量好,別人就可以看的出來。
酒量最強的人不是喝最多的人,而是最後倒的人。

30歲後,特別是累的時候 & 興奮的時候我也會克制不住我自己
一直直到2021年Wrok From Home 之後,開始禁酒。

酒真的不是什麼好東西,我花了很多錢在上面,確因此累積了滿滿的脂肪肝。
真的要喝的話,喝一點放鬆就夠了

給找不到人生方向人的建議

不知道人生未來要幹嘛嗎??
沒關係,我已前也是這樣子

我建議您可以去找一份工作做,從中慢慢會找出你有興趣,熱愛的事物。
再由此延伸,找到你有能力,且熱愛,且有市場的工作。

先爆雷一下,我從大阪回來後,我知道我對Excel,對程式有興趣
於是我就去電腦補習班學習,
後來應徵上了工程師的職務。

以上,感謝您看到這裡。

人生故事 – 未完待續

我的人生故事② – 2011~2015 大阪時期 閱讀全文 »

我的人生故事① – 2006~2010 大學

大學

我畢業於輔仁大學 織品服裝學系 – 行銷組

沒錯,你沒看錯,就是紡織品的織品
我上榜那天也很傻眼,我不是要讀企管…等商科的嗎??

你也沒看錯,我是2006上大學了,目前已經33歲,在職場打滾又滾10幾年了!!

高中時期

我在高組是個文組,對於物理、化學、生物、地科,非常的無感,當然對於 國文、英文、我也滿無感的。
會讓我有興趣的課就是 數學、歷史、地理,還滿矛盾的

為什呢??
數學 – 可以透過一步一步的公式,推導出答案,滿有成就感的,覺得滿好玩的。
歷史 – 看歷史中的偉人如果撞牆,成功,也滿好玩的,就像在看故事書。
地理 – 就像看旅遊部落客一樣,要怎麼規劃旅行,各地的風情文化,也滿好玩的。

但其他對我來說都是不好玩,我也一直沒有什麼興趣

這樣的我,也不知道大學要讀什麼,想來想去也只有商科好像有一點點興趣。

大學生活

進到大學後,大一要先學習織品相關知識,大二才學習行銷相關知識

抱持著堅持一年就行的心態,在這一年上了很多奇奇怪怪的課

1. 織品科學課:
要學習不同的織品材料,有什麼特性,耐摩擦,耐酸鹼程度如何,燒起來會怎樣…

2. 素描課 & 墨水畫課:
針對臨摹的對象,畫出素描,其中還有畫過全裸素描,這大概是我這輩子第一次看到的裸女了
當時還是個小男生,上課之前非常興奮,上完課後有點莫名的失落感


3. 縫紉課
需要自己透過縫紉機,車出自己的襯衫和褲子交教業,並在學期末會有個服裝秀,要穿自己做的衣服上場。
我是一個手特別拙的人,針頭穿線這種事,都要搞的好久,何況要細細慢慢的車衣服了。

我實在是不會縫衣服,於是開始就不認真上課,一直到學期末底要交作業了,我才勉強自己縫一縫。
另外襯衫真的太難了,我就請裁縫店的阿姨協助了。
沒想到實在縫的太完美,老師一眼就看出來,於是就被當了。
大二還要再修一遍…

另外關於穿衣風格,
當時我還是高中畢業的小鬼,沒有自己一套穿衣服的Sence,於是就想到,
襯衫 – 黑色底的花襯衫
褲子 – 如同附圖的白褲
現在看起來跟個鄉下俗一樣

特別是褲子,想說我中文名的皓,車在褲子上一定超帥的,於是就有您看到下面那張圖 (2006年)

學習商業知識

終於熬到大二後,開始學習管理學,行銷學,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等。
才發現,這又是什麼,怎麼跟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學習很很多商業經典理論,也考過很多考試,考試過後也幾乎都忘掉了。
不知道自己想幹嘛,要幹嘛,開始有對未來有迷茫。
因此開始輔系日文系,學習日文,至少多一點技能。

大三暑假時,開始補習如何上研究所,在補習班又重新學了一編管理學,經濟學,統計學,終於有一點了解商科的人在幹嘛了。
一路一直上到畢業,但還是沒有考上研究所…

你想問為什麼想上研究所呢??

因為不知道畢業要幹嘛啊!!!

大三開始,在班上擔任班代,一直當到大四畢業為止,
對於我來說,當班代的意義,就是把老師講話需要的器材設定一下,一種簡簡單單我可以提供的責任感吧!!
這麼簡單的事,搞這麼久,還是沒有人在做,我會抓狂,不如我自己來做。

就這樣我的大學生活就結束了,
我沒有參加任何社團,也沒有打工,也沒有女朋友,就是每天來往學校與家裡之間,基本上都騎腳踏車(輔大 – 五股)
每天很單一的生活,四年後我還是不知道要幹嘛!!

自己的反省

沒有一個方向是我人生初期一直有的困擾
所以我每天都在家裡看著重播的烏龍派出所,忍者哈特利,麻辣鮮師,…等,邊玩線上遊戲。

我的人生最精華的年代就在這樣的日子中不見了。

勇於衝破自己的舒適圈。

回看現在,我在一家日商公司擔任工程師,後續轉職PM,已經滿3年,
現在工作上給我的刺激和學習已經沒那麼多,但我也要繼續突破舒適圈

希望選 Blog 將我學習的內容紀錄分享,也感謝你看到這裡。

給大學生們的建議

如果你現在不知道自己想幹嘛的話,就去打工吧!!
不要去飲料店,或是超商,最好還是去企業

從最基礎了解一家企業是如何運營,如何賺錢。
了解到這個社會是靠著每一個人的努力,而打造的美好的世界。
你也可以在此了解到,有什麼是你可以付出心力的,協助世界更美好。

※因為這些事情是等我25~26歲才開始去了解的。

當你工作到一段時間,覺得厭倦了,可以再換一個工作,學習不多領域的新知。

慢慢的就可以開發成T形人才。參考文章

T形人才就如同圖中所說,學習在不同的領域的知識,並專精於其中之一,努力拓展向下挖,慢慢的你也是T形人才
除了T形以外,還有π形人才,也就是專精的有2項,甚至多項領域技能。

下圖就是我的技能圖,已經不知道是什麼形人才了。

我是織品系學生,出社會後不段的 Try,上過電腦補習班的設計課,也有一些自己的作品集。但也就那樣。
換個領域繼續 Try,Try著 Try著發現網站前端很好玩,因此就不段的深挖學習。
深挖中發現,網站後端也很多好玩的東西可以學,因此就再換個領域繼續學習。

圖2: Tommy的技術圖

雖然,你的技能樹會點的亂七八糟,沒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就像我
但宇宙會給我們最好的安排,就保持你的好奇心,不段的 Try 吧!!

我的人生故事① – 2006~2010 大學 閱讀全文 »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