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你好,晚安啊~~~
選舉終於選完了,終於回歸安靜的世界。
不管誰執政,這是大家的選擇,希望未來一遍光明~~~
本週我去上了 Soking 老師的用戶訪談一日工作坊,
以下是我的學習心得。
目錄
為什麼想學習用戶訪談
以前的我,因為是軟體工程師出生,
非常專注於 量化分析,
學習了 Excel / Power BI / Data Studo (Looker Studio) / Google Analytics / 大數據 / 機器學習 /
努力想從大數據中了解全世界。
但當我學到機器學習就卡住了,
首當其衝的是數學 線性代數 / 微積分 ,我看不懂,
接下來是上課中的演練較簡單,與實際狀況有落差。
例:發現 啤酒 跟 尿布 在週五的晚上會一起購買。
數據分析師努力猜來想去,分析出一個有這個可能性的結果。
但後來又有人說,這只是都市傳說,一切都是假的。
但我漸漸發現,即使大數據分析再怎麼萬能,都還是有一定的侷限性,
需要依賴數據分析師努力的分析 & 解析,產生一個感覺合理的結論。
例:啤酒 跟 尿布 一起買是因為週末爸爸去超市買尿布,並且順便買啤酒回家,以便週末在家看球賽。
但這個結果可能不是真正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他的原因。
例:可能是週五晚上比較 High,會喝到尿失禁。🤣想不到什麼好例子…
更何況數據分析可能還會有誤導的狀況發生。
2022年初,上了 「峰值體驗」 汪志謙老師舉辦的讀書會後,(讀書會心得連結)
我才了解,有更簡單的方法去了解那個為什麼,那就是直接問對方。
但訪談也是有很多技巧的,
要怎麼選擇訪談對象,
該怎麼設定破冰問題,讓受訪者融化,
該怎麼挖出更細節的原因…等。
因此就決定報名 Soking 老師的工作坊。
備註:我也報名了 Soking 老師在 Hahow 的課程 & 商業思維學院的課程。
但工作坊可以直接訪談同學和直接收到老師的提點,對我這個內向人比較好。
備註的備註:都還沒看完 QQ
心得1 : 質化研究 vs 量化分析
研續上一Part,
量化分析 & 質化研究,分別都有不同的好處,
不是說量化分析不能用,量化分析是垃圾,
沒有哪一個比較好還是比較壞,
這兩個研究方法都是工具,
不同狀況,適合不同工具而已。
而質化研究最大的好處,
可以挖掘關於事情的想法、情境、前因後果、在意重視的點、是否受人際關係影響、情緒點、生活型態、價值觀…等。
這些深度挖掘探訪,較難透過量化分析達成。
心得 2 : 訪談破冰很重要
就如同 Soking 老師所說,
陌生人為什麼要敞開心胸讓你訪談,
我們需要破冰,讓受訪者可以放鬆,而放鬆的指標就是笑。
其中最棒的方式就是 「吹捧對方」
當然這不能是騙自己的,
需要找出受訪者,讓你羨慕的特質,認同的特質,進行追捧。
例:在同學中互相練習時,我的 Partner 就誇我的穿著,有點設計師的風格,不像工程師會穿的 Style。
我雖然不知道對方是怎麼想,但聽到就很爽,不自覺的就笑出來了。
我去上穿搭課,真的值了~~~
心得3 : 認真聆聽
最後的心得:「認真聆聽」
當然 訪談的技巧 / 如何擬定訪綱 / 訪完的覆盤歸納…等都很重要。
但要我選一個的話,我會選擇認真聆聽。
在訪談時,常常會認真看著訪綱,一題一題的提問 & 紀錄。
就像是在面試一樣。
但這樣子較沒辦法讓受訪者暢所欲言,也因此沒辦法再挖得更深入。
做為一名受訪者時也是,
好不容易有人可以認真聽我的分享,我們都會很開心,
但如果主訪者時不時的,看一下稿,記錄一下,會覺得很掃興。
明明我還有更多想分享的。
之前我在商業思維學院的 產品經理學程時,
就有訪談過我的同事,
但我當初太執著於訪綱,把訪綱的問一問而已,沒有挖的很深。
而且一邊詢問一邊紀錄,場面有點尬尬的。
結論
非常推薦 Soking 老師的工作坊課程,
這整個 課程設計 都學到非常多東西。
最厲害的是互動設計,只要有訪談,很容易炸開了場,大家聊的很開心。
課程的難易度也控制的很剛好,不會有腦袋空空不知道要幹嘛的狀況。
最近剛好工作換到了一個新的專案,
老闆想做一個新專案,但我沒有很看好,
想要透過訪談了解到更多心聲。
如果你一年有送超過 5 次禮物的話,也可以接受訪談的話,歡迎聯絡我 我的FB。
我會贈送精美禮物。
最後附上 Soking 老師的資訊
Soking老師 官網 電子報訂閱連結
以上,謝謝您。
2022/11/27 22:18 Tommy Wu
我的家